从乌托邦开始——我的理想结构
导致目前这个状况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不但有长久以来志愿者体系的问题,也有文化层面上的问题,更有经济基础的问题,但是关键中的关键,我觉得是对志愿者 的理解和志愿者工作的定位产生了偏差。在我们传统的观点里,志愿者工作就应当全部是志愿者来服务的,无论组织者和实施者。因此做的时候一窝蜂上,计划之类 的都是事到临头再去规划,或是参与实施的人中的一些,自愿出来做组织工作,做完以后,大家都要回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,于是一窝蜂撤,缺乏总结和评估,没有 计划性。在这样的模式里,事实上组织者和实施者的界限被模糊了,身份被混淆了,项目全部变成短期的头脑发热行为,延续性和稳定性全部丧失了。
但支教恰恰最忌讳这个模式,支教工作的延续性这很重要,每个支教者的时间都只有一两年,采取这种方式,是因为大多数志愿者不可能一辈子支教。新的志愿者是为 了保证延续性,然而这个延续性事实上并没有实现。每个新的志愿者都在重复前任志愿者的迷茫与探索。历任志愿者的经验和工作的延续,需要组织者的作用才能实现。
因此明确组织者和实施者的界限,我认为恰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。组织者是职业的,长期的,稳定的,有计划与目标,本身就具有责任的。实施者是志愿的,热情的,短期的,有能力的,本身是为了付出而不求回报的。这一对身份是对立的,但却统一在奉献与服务的志愿精神上。
在我的理想结构上,有两对组织者和实施者。第一对是国家和NGO机构。国家是有责任带给人民更好的生活的,是长期的稳定的,是需要制定目标和计划的,更是职业的。但国家不可能面面俱到,不可能调用巨大的国家机器去做很多细节的工作,因此,在这一对结构里面,国家负责制定计划,负责引导和监督。而NGO组织与机构相对国家来说,是短期的,是有志愿者精神与意识的,是能够去完成很细节的工作的。国家利用政策扶植帮助NGO组织,为NGO组织的顺利工作和发展提供优惠条件,为NGO组织在那些需要志愿者服务的地方提供便利。NGO组织在此基础上,完成自己本身的工作,做好志愿者服务,扶贫、支教,根据实际的细节和环境制定自己独立的策略,更灵活规划自己的发展。
第二对是NGO某一特定活动的组织者和普通志愿者,也就是志愿活动的实施者。同样的,NGO组织本身应当是稳定的,长期的,工作人员是有组织有计划的,组织这些活动时他们的工作,因此是专业的,也有做好这份工作的责任。事实上,这就是完全照搬的西方NGO组 织的机构,他们本身有自己的经济基础,通过投资,捐助来获得经费,雇佣专业人员进行相关活动。这些工作人员对某个特定的活动进行规划,宣传,招募,派遣, 援助,以及最后的评估。而志愿者个体是短期的,热情的有能力的,他们需要实际的为了这个志愿者活动的实现贡献自己的能力,定期向组织者汇报,接受评估,同 时可以随时向组织者要求援助,接受相关的专业培训,以及联络沟通的平台支撑等等。
在这样的结构中,政策面的引导性和实施面的灵活性得到了兼顾,活动的稳定性和新鲜血液的热情得到了兼顾,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和组织者的日常工作得到了平衡,自 上向下的计划和自下向上的反馈得到了平衡。而且事实上,每一个层面的雏形都早已显现,国家对于慈善基金会组织本来就有捐款免税的政策,宣传上面的优惠,国 家最近对NGO的扶持,志愿者活动组织的专业化,志愿者机构的兴起,相关专家学者的支撑,大学平台等等都为这个结构的最终实施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。唯一缺乏的,只是职业志愿者的成熟,相关机构的放手,NGO组织的成长,以及恰当的时机和壮士断腕的勇气罢了。我们可以期待,在不远的将来,这一切都将水落石出,组织者终将有正名的一天。希望这一天能够快点到来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